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

《中時電子報》社會 國民法官制度 許文彬痛罵:司改亂下錯藥! 皇璽會 http://www.iwin688.com

司法院11月30日推出眾所矚目的「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」草案,法界評價兩極,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許文彬律師1日認為,司法院規劃的國民參審制與「國民法官」並不適合我國國情,是對司法改革亂下錯藥!若司法改革要讓法官審判「毋枉毋縱」、「速審速決」,應該要先從合理減輕法官工作量著手才是正途。

許文彬認為,「國民法官」不適合台灣,是對司法改革亂下錯藥!而且依媒體報導,據司法院估計,若改採參審制,政府將增加1.4億元至2.7億元支出,這還不包括日後因應國民參審制,部分法庭須要重新裝璜,所增加的費用,這都是浪費。

許文彬認為司法改革,應從減輕法官工作量做起,因此撰寫「法官工作量應予合理減輕 」一文,呼籲司法院正視。許文提及,彰化地院法官鮑慧忠日前因勞累過度而當庭癱倒;顯示當今司法實務環境,法官的工作量大、精神壓力重,情形嚴重值得檢討。

文章強調,法官是人,不是神;國家賦與其判人死生的公權力,卻對自己身體的死生感到無奈。到底問題的源頭出在那裏?治標、治本如何解決?

據司法院統計顯示,目前全國法院刑庭法官平均每月承審61件,民庭法官66件,另外還有大量的裁定案。其間必須詳閱卷證、開庭審理、撰寫裁判書類,體力負荷超重。廣大人民寄望其「毋枉毋縱」、「速審速結」,莫怪實在難為!

治標之道,應先從審理程序的化繁為簡著手;把訴訟進行過程單純化,避免卷證資料的繁瑣。至於判決書的撰寫格式,也有改進的必要。

許文彬認為,目前司法實務問題,當務之急,乃是要讓法官們減輕工作量的壓力負擔,期能專心辦案,妥速裁判。而其所延伸必須正視者,則是法官的專業學識及人文素養;國家財政資源亦應挹注及此。至於所謂「參審制」、「陪審制」云云,根本不適合我國國情,就不要把「司法改革」亂下錯藥吧!

(中時)



from 《中時電子報》社會 http://ift.tt/2AipyCb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